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
网站首页 > 好词好句 > 汉赋九问-集合52句

汉赋九问-集合52句

时间:2023-04-20 09:57:41

汉赋九问

1、生何欢?

2、一、内容

3、汉大赋用反复问答的问答体形式,以铺叙渲染帝王、贵族生活为手段,以微刺帝王、贵族淫奢为旨归,内容上改变了骚体那种哀怨愤激感情的抒发,形式上改变了楚辞多用语气词的特点,成为结构宏大、句式以四言为主、专事铺陈描写的散文。

4、死何苦?

5、作品原文

6、历史上,我国的文体就文体就分为两种,凡是讲究韵律的即为诗,其他类型的均归入散文。

7、到了唐宋时,把科举考试时所采用的一种试体赋称为律赋。其格式要求严格,对仗工整,平仄和谐,并且由考官出题限韵,全文不能超过四百个字。有的在题目之外,另出数字(通常为八字)为韵脚,如颜真卿的《象魏斌》,即以”象悬国章道祟政理“为韵。

8、至六朝时,赋又称俳赋,篇幅较短,讲求骈偶和用典。

9、人生几何?

10、至东汉时期,有文学家、史学家班固,善于作赋,在其《两都赋序》中指出:“赋者,古诗之流也“。其后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,讲究文采、韵节,兼具诗歌与散文的性质,在当时颇为盛行。

11、老何惧?

12、代表作家作品有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、《上林赋》,班固《两都赋》,扬雄的《甘泉》等。

13、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,其,特点是“铺采摛文,体物写志”,侧重于写景,借景抒情。归于散文。

14、汉代时常把辞(即楚辞)和赋统称为辞赋。因辞与赋都兼有韵文和散文的性质,是一种半诗半文的独特文体。结构宏大,辞藻华丽,讲究文采、韵律,常用夸张、铺陈的手法。

15、是西汉末年最著名的赋家。《甘泉》、《河东》、《羽猎》、《长杨》四赋是他的代表作。

16、汉赋,唐诗,宋词,元杂剧,明清小说,这应该可以概括我国文学兴盛的轨迹。

17、战国时代的荀子是最早以"赋"名篇的作者。其作《赋篇》,包括《礼》、《知》、《云》、《蚕》、《箴》等五篇短赋,对汉赋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。

18、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,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,专事铺叙。从赋的形式上看,在于“铺采摛文”;从赋的内容上说,侧重“体物写志”。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:一是渲染宫殿城市;二是描写帝王游猎;三是叙述旅行经历;四是抒发不遇之情;五是杂谈禽兽草木。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。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。在两汉400年间,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,因而盛极一时,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。据《汉书·艺文志》载,荀子有赋10篇(现存《礼》、《知》、《云》、《蚕》、《箴》5篇),是用通俗“隐语”铺写五种事物。旧传楚国宋玉也有赋体作品,如《风赋》、《高唐赋》、《神女赋》等,贾谊的《吊屈原赋》《鵩鸟赋》,淮南小山 的《招隐士》

19、西汉初到武帝即位前是汉赋的创制阶段,骚体赋的形成。

20、谊为长沙王太傅,既以谪去,意不自得。及渡湘水,为赋以吊屈原。屈原,楚贤臣也。被谗放逐,作离骚赋。其终篇曰:“已矣哉!国无人兮,莫我知也。”

21、赋作为一种文体,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生了。它的主要特点是“不歌而诵”,适宜于口诵朗读。它的抒情成分少,着重铺叙和描写,接近于散文;行文时又往往韵散间出,具有半诗半文的性质;在篇章结构上,则多采用问答的形式。

22、遂自投汨罗而死。谊追伤之,因自喻。其辞曰:恭承嘉惠兮,俟罪长沙。侧闻屈原兮,自沉汨罗。造讬湘流兮,敬吊先生。遭世罔极兮,乃殒厥身。呜呼哀哉!逢时不祥。鸾凤伏窜兮,鸱枭翱翔。闒茸尊显兮,谗谀得志。贤圣逆曳兮,方正倒植。

23、中唐后,受古文运动影响所作的赋,称为文斌。句式参差,多以散代骈,押韵也较随便,比较注意行文的清新流畅,已经与散文较为接近了。

24、希望以上的汉赋九问的介绍,能够帮助我们大家提高自己的对于汉赋的了解。只要我们可以在语文的学习中保持足够的积极性,一定能够做好汉赋的学习。

25、汉赋分为骚体赋、大赋、小赋。骚体赋代表作为贾谊的《吊屈原赋》、《鹏鸟赋》,它直接受屈原《九章》和《天问》的影响,保留着加“兮”的传统,其语言是四言和散句的结合,表现手法为抒情言志汉初六十年是骚体赋的时期。大赋又叫散体大赋,规模巨大,结构恢宏,气势磅礴,语汇华丽,往往是成千上万言的长篇巨制。西汉时的贾谊、枚乘、司马相如、扬雄,东汉时的班固、张衡等,都是大赋的行家.小赋扬弃了大赋篇幅冗长、辞藻堆砌、舍本逐末、缺乏情感的缺陷,在保留汉赋基本文采的基础上,创造出篇幅较小、文采清丽、讥讽时事、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,赵壹、蔡邕、祢衡等都是小赋的高手。

26、应该说“赋”就是一种文体!

27、春秋战国时期,诸子散文均为赋。著名诗人屈原的作品其实过去也为赋。赋兴盛于汉唐宋时期,所谓唐宋八大家均为写赋高手。也因为兴盛于汉唐,而且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、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,故有“汉赋”之说。

28、汉初赋作多近乎屈原的骚体,重在抒发一种凄恻哀怨的情感,并使用“兮”的语气词,因而汉初的赋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对屈原骚体的继承。不过,汉初骚体赋在形式上也开始趋向散文化,同时又大量使用四字句,句法比较整齐,显示了由骚体向汉大赋的过渡。

29、三、类别

30、汉赋在结构上,一般都有三部分,即序、本文和被称作“乱”或“讯”的结尾。汉赋写法上大多以丰辞缛藻、穷极声貌来大肆铺陈,为汉帝国的强大或统治者的文治武功高唱赞歌,只在结尾处略带几笔,微露讽谏之意。

汉赋九问

31、赋早在先秦儒家荀子时便已是一种文体,《荀子》一书中已有《赋篇》,分别写云、蚕、礼、知、针五种事物。那时赋的主要特点是“不歌而诵”,适宜于口诵朗读。它的抒情成分少,着重铺叙和描写,接近于散文;行文时又往往韵散间出,具有半诗半文的性质;在篇章结构上,则多采用问答的形式。赋是《诗》与《楚辞》演变而来,《诗经》是赋的远源,《楚辞》是赋的近源。赋到西汉时,已足以成为汉代文学的代表,乃至影响千年中国文学史。汉赋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:汉初的赋家,继承楚辞的余绪,这时流行的是所谓“骚体赋”,代表作家和作品有贾谊的《吊屈原赋》、淮南小山的《招隐士》、枚乘的《七发》等;其后则逐渐演变为有独立特征的所谓散体大赋,这是汉赋的主体,也是汉赋最兴盛的阶段,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司马相如的《子虚》、《上林》,扬雄的《甘泉》、《河东》、《羽猎》、《长杨》,班固的《两都赋》等;东汉中叶以后,散体大赋逐渐衰微,抒情、言志的小赋开始兴起,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张衡的《二京赋》、《归田赋》,赵壹的《刺世嫉邪赋》,蔡邕的《述行赋》,祢衡的《鹦鹉赋》等。尽管散体大赋有其华而不实、矫揉造作的弊病,在中国文学史上,汉赋仍然有其一定的地位。它在丰富文学作品的词汇、辞句以及技法方面,在促进文学观念的形成方面,有着重要的意义。赋大致分为五种,也正是五个重要时期:西汉人将楚国诗人屈原、宋玉的作品也视为赋体,没有一定的限制性,这称做楚辞体的骚赋;汉赋篇幅较长,多采用问答体,韵散夹杂,其句式以四言、六言为主,但也有五言、七言或更长的句子,汉赋喜堆砌词语,好用难字,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,却被后人视为赋体正宗,也称古赋;六朝赋是东汉抒情短赋的变体,其特点是篇幅短小,句式整齐,多为四言、六言拼偶组成,而又讲究平仄,通篇押韵,又称俳赋;唐宋又有律赋,题目,字数韵式,平仄都有严格限制;文赋是中唐以后产生的一种散文化的赋体,不刻意追求对偶、声律、词采、典故,句式错落多变,押韵较自由,甚至大量运用散文的句式,文赋实际上是赋体的一种解放。赋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屈平、宋玉、司马相如、杨雄、枚乘等人。汉赋,无疑是古典文学中一种影响深远的体裁。

32、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,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,专事铺叙。从赋的形式上看,在于“铺采摛文”;从赋的内容上说,侧重“体物写志”。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:一是渲染宫殿城市;二是描写帝王游猎;三是叙述旅行经历;四是抒发不遇之情;五是杂谈禽兽草木。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。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。在两汉400年间,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,因而盛极一时,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。

33、①汉赋发展脉络。  两条线索:一是“辞”或“骚”体类作品时时出现,延续不断;二是赋体文学的兴起、发达和演变。  ②汉赋溯源。  赋是一种特殊文体,是诗、文的综合体。《诗经》、楚辞、先秦散文都是孕育赋的源泉。特别是后二者,它们抒情、说理、比物连类、夸饰铺排的表现特色,往往设为主客辩难的体式,都成为汉赋模式化的表现特征。“赋”作为文体的名称,最早见于荀子的《赋篇》。

34、代表作家和作品有贾谊《吊屈原赋》、淮南小山《招隐士》等。

35、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,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,专事铺叙。从赋的形式上看,在于“铺采摛文”;从赋的内容上说,侧重“体物写志”。

36、情为何物?

37、汉赋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:汉初的赋家,继承楚辞的余绪,这时流行的是所谓“骚体赋”,代表作家和作品有贾谊的《吊屈原赋》、淮南小山的《招隐士》、枚乘的《七发》等;其后则逐渐演变为有独立特征的所谓散体大赋,这是汉赋的主体,也是汉赋最兴盛的阶段,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司马相如的《子虚》、《上林》,扬雄的《甘泉》、《河东》、《羽猎》、《长杨》,班固的《两都赋》等;东汉中叶以后,散体大赋逐渐衰微。抒情、言志的小赋开始兴起,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张衡的《二京赋》、《归田赋》,赵壹的《刺世嫉邪赋》,蔡邕的《述行赋》,祢衡的《鹦鹉赋》等。

38、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:一是渲染宫殿城市;二是描写帝王游猎;三是叙述旅行经历;四是抒发不遇之情;五是杂谈禽兽草木。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。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。在两汉400年间,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,因而盛极一时,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。

39、如果非要把“汉赋”划为一种文体,应该属于散文。

40、赋,是中国古代兼具诗歌与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。

41、武帝初至西汉末是汉代大赋的繁荣时期。

42、“夫田地乃养生之本,布帛菽粟,膏腴纨绢皆从土出。黔首小民赖以为食,宗庙社稷赖以富强。而圈地换田之令所到之处,沃野化为麋鹿之乡,阡陌顿生荒榛寒荆。人民流离,百业凋敝,悍而不化者为匪为盗,循法良善者冻饿沟渠。朝廷难征库府之粮,纲纪不张;三军不堪饥馑之苦,何以用命?内忧外患何民平息?民心浮动,国本难固,人怨而神怒,国将不国矣!方今天子圣明在上,自康熙元年至兹,数颁停禁圈换民田之旨.而卒不能止者,盖以朝有乱国贼臣,野有悍顽痞奴,表里为奸,狼狈相结。……城狐社鼠霸民产业,吮民膏血。自王莽凤年以来,千又五百余载,未尝有此乖戾之政焉!”

43、苍生何辜?

44、汉赋的主要特点在于铺陈事物,讲究文采。句式多以四言六言为主。虽然讲究押韵,但是可以隔三、四句,甚至五、六句押韵。又要求换韵,大体与内容段落相一致。

45、二、结构

46、赋是介于诗、文之间的边缘文体,它讲求文采、韵律,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,在两者之间,赋又更近于诗体。

47、汉赋又称古赋,篇幅较长,多采用问答体形式成篇,韵散夹杂,喜用生僻字。

48、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。在西汉、东汉400年间,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,因而盛极一时,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。

49、问地何极?

50、汉赋九问屈大夫曾经九问:问天何寿?

51、人世何苦?

52、东汉中叶以后,散体大赋逐渐衰微,抒情、言志的小赋开始兴起。